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室召开集体备课会
2024-03-29 09:28:01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浏览次数:
“纲要”教研室召开专题四集体备课会暨教学经验交流会
为充分做好新学期思政课教学工作,落实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3月27日下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在明辨楼KN509召开集体备课会,备课会由教研室主任邹剑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
邹剑老师强调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历史逻辑性与“四个选择”的重要性,提出在方式方法上要下功夫,进行教学创新与教学成果探索。熊迪老师结合专题四,围绕导入环节、授课内容、案例结合、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总结与交流。最后,钟利民教授就如何提升教师理论与学术功底进行了分析与交流讨论。
通过此次备课会,与会教师表示获益良多。集体备课会激发了集思广益的优势,加深了对教材的认识,拓展了教学科研方法思路,对如何上好思政课具有重要的启示与指导意义。
“习概论”教研室组织集体备课会
为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攻克教学重难点,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3月20日下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在明辨楼KN509,召开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为主题的集体备课会。
首先,邹剑就这个专题重点从教育、科技、人才之间的内在关系、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备课心得。同时,他认为要通过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真正调动教师教的主导性和学生学的主体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双向奔赴。
随后,殷晨文认为我们上课既要给学生讲一些国家大事,也要讲学生身边的“小事”,把天边的道理拉回到学生的身边,比如可以给学生举一些“国货潮牌”及同学们身边的故事,这样让学生对我国科技发展有切身的感受。黄威认为要注意把这部分内容与之前的《形势与政策》课有关内容区分开来,避免讲课内容的重复,创新教学内容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获得感。
通过此次集体备课会,与会老师一致认为通过集体备课加深了对本专题的理解和认知,丰富了教学资源,开阔了教学的视野,有利于推动思政课提质增效。
讲准讲深讲透讲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毛概”教研室专题五集体备课会
时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五周年之际,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毛概”课)的课堂教学能力与水平,讲准讲深讲透讲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专题内容。3月14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概”教研室在KN509召开“毛概”课专题五集体备课会,会议由邹剑老师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集体备课会。
首先,由殷晨文老师对专题五进行分析和理解,这个专题属于承前启后的作用,如何让学生抓住重点且激发兴趣很重要。而后钟教授以案例分析、思考讨论、引经据典等方法深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以及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脉络和重点。
随后,全体老师展开热烈研讨。熊迪老师提出这个专题一定要层次递进、素材新颖、内容丰富;邹剑老师提出整个专题的教学设计思路要清晰、内容需翔实,但在教学中也要注意把握好详略、安排好教学进度。全体老师积极参与研讨,提出本专题教学改进与提升的宝贵建议。
会上全体老师讨论氛围热烈,是一次思维与智慧的碰撞、经验与创新的分享。通过开展教学专题的集体备课会,“毛概”教研室全体老师持续形成分享交流、合作共享、互帮互助的研讨氛围,对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
(图、文/马克思主义学院,审核/周光玲)